首屆鄂、豫、川、陜非遺攝影作品聯展在十堰市博物館開展 2018.6.6-2018.6.16
6月6日上午9點,由十堰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十堰市群眾藝術館、十堰市博物館承辦的首屆鄂、豫、川、陜非遺攝影作品聯展在市博物館三樓展廳開展。此次聯展將持續到16日。
此次活動共有來自鄂、豫、川、陜四省十個地區的150余幅優秀非遺攝影作品參加了展出,通過攝影的形式向廣大市民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表達了“非遺構筑美好生活”的愿景。南陽的《烙畫》,安康的《小場子》,宜昌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通山的《通山木雕》,天門的《天門花鼓戲》,武漢的《抓周》,老河口的《老河口木板年畫》,棗陽的《關公祭》,十堰的《夢幻武當》等都是立足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地方文化特色的優秀作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表達。通過這些作品,仿佛能夠看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非遺故事,感受到故事背后厚重的文化符號。
據悉,6月9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是“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此次聯展加強了中西部地區非遺保護交流與互鑒,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了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