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梅鋪人的發現: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鄖縣梅鋪猿人洞(又名龍骨洞)進行了發掘,共挖掘出4顆猿人牙齒化石。
鄖西白龍洞人的發現:1976年鄖西文化館的文物干部前往鄖西縣城東的神霧嶺白龍洞調查,證明該洞是一處重要的化石產地。他們從群眾在白龍洞采集“龍骨“中挑選出了3枚人類牙齒化石。1977年和1982年,在古脊椎所的主持下又先后對白龍洞進行了兩次發掘,共發現5枚人類牙齒,加上之前的3枚,總計發現了人類牙齒共8枚,其中包括前臼齒5枚,臼齒3枚。鄖西白龍洞的伴生哺乳動物種類與鄖縣龍骨洞基本相同,新的屬類有所增加。
“鄖縣人”的重大發現:1989年5月,鄖陽地區的文物干部在進行文物普查的過程中,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附近漢江北岸的曲遠河階地上發現了一具基本完整的顱骨化石(Ⅰ號顱骨),根據這一重要線索,湖北省文物管理部門會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四次派人前往現場調查。 1990年5、6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聯合鄖陽地區博物館,對該化石地點進行第一次試掘,取得了重大收獲。在這次發掘中,首先確認了Ⅰ號顱骨的出土地層,同時在距離Ⅰ號顱骨出土地約3.3米處發現了一具更為完整的人類顱骨化石(Ⅱ號顱骨)。此外,在地層中還獲得了一批較為豐富的伴生動物化石和部分人工石制品。
鄖西黃龍洞人的發現:黃龍洞位于湖北鄖西縣。2004年6月至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黃龍洞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3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和一批重要的伴生動物化石。牙齒石化程度較輕,其特征與晚期人類比較接近。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鑒定,此古人類化石點大約處于晚更新世??脊艑<曳Q,這一發現為中國現代人是由中國古代猿人進化、演化而來的學術觀點提供了有力證據。